鲁迅先生在《而已集.小杂感》中,曾写过一段话,用来描述部分国人的“想象力”。其核心意思是:
近日,有媒体报道,雪松信托42只产品风控全线亿底层资产尽数虚无,借道假央企转移百亿巨资。报道还称,对该等应收账款的债务人进行实地调查走访,结果发现,债务人几乎清一色否认该等债务的存在。
针对媒体质疑,雪松实业集团和雪松国际信托先后就该报道做出回应,对报道失实部分逐一反驳。
这两份回应较长,从回应的内容来看,富姐似乎感受到了雪松的无奈。雪松对媒体的回复,核心思想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
以下是雪松回复的具体内容,因为篇幅太过修长,这里就不再做过多复述,大家可以直接看图:
媒体的本质决定了他们对任何负面事件都具备了高度敏感性,对媒体来说,一旦发现任何值得曝光的点,就会产生“发现了大事”的心理,最终失偏颇。
在法理学中,有个词叫有罪推论,大致意思是,先将一个人的行为认定为有罪,然后围绕“此人犯了罪”这一定论,搜寻相关的法律和事实依据,通过类推的方式,来追求一个人的刑事责任。说得更通俗一些,就是一个人一旦被怀疑犯罪,除非此人能够拿出证据,证明自己无罪,否则就是有罪。
这次媒体对雪松的质疑,就有点“有罪推论”的味道。当媒体一开始就认定雪松信托存在风险时,自然接下来说论述的事,就容易失去了客观性。
这也是为什么一篇长达2万字的“长篇报道”,轻轻松松被1000字的公告所澄清,让雪松信托“四两拨千斤”地回应了本次质疑。
通篇阅读对雪松质疑的文章,可以发现一个事实,文章质疑的一个核心要素在于:应收账款的确权问题上。
比如在《雪松信托迷雾...》一文中,曾描述到:记者历时一个多月,先后奔赴贵州、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江西、海南等省市,对应收账款的债务人进行实地调查走访。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记者关注的重点都是“应收账款是否确权”,全文是由应收账款没有确权而引发的对其真实性、文心保理和雪松信托关系、雪松信托自融的推测。 文章中,债务人均承认和雪松有贸易往来,和雪松或多或少有相关合作。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应收账款没有确权这点站得住脚外,其余内容都是基于此的猜测,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也未必是出于公正的角度写的。
雪松信托对此的答复是:对于报道提及的“确权”问题,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因其特殊性,仅靠应收账款“确权”,事实上并不能保证底层资产的真实性。
因为在实际业务中,应收账款的债务人作为付款义务方,只有买卖合同项下的支付义务,并没有配合卖方转让应收账款以及配合确权的义务。
特别是对大部分国企、央企而言,“确权”需要复杂的审批流程。基于行业特性和实际业务需要,雪松未将“确权”作为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风险控制手段,而是基于对每笔应收账款的货物流、资金流、合同、发票等多重信息的相互印证,形成有效且高效的风控措施。
事实上,在过去雪松信托一直是行业内成功化解风险的样本,雪松信托在化解风险的同时,还让自己实现重生。
自中江信托在2019年4月21日才完成过户,雪松控股正式入主后,当月马上启动中江信托历史遗留问题专项行动,公开承诺对2000多个投资者负责到底,并花3个月时间,在全球范围内,火速完成信托计划委托人信息采集与登记,通过收益权转让的方式创新性地解决了兑付的阻碍,并为完成登记确权的投资者垫付了逾期的利息。
2020年1月22日,雪松信托按承诺完成了2019年4月22日前逾期项目的化解,除个别投资人联系不上外,绝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已得到兑付。
在快速解决信托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雪松信托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现转型和重生。比如雪松控股推动雪松国际信托以包括向雪松控股转让契合雪松控股自身产业发展的债权、向资产管理公司转让债权以及追索信托计划原债务人等多种方式有序解决。
现在看来,雪松信托的种种手段,确实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雪松信托实现净利润2128.49万元。同时,雪松信托上半年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达到2.97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100%。
不要因为报道就对雪松一棍子打死,www.88859c.com。从过往雪松在行业中的行动来看,目前的雪松控股仍是处于进击中的。市场应该关注两点事实:一是雪松没那么容易垮,其在大宗、化工等领域有一系列亮眼突破;二是收购信托之后全力化解逾期风险,投入大量资金,让信托轻装上阵,如果雪松信托被弄垮了,香港正宗跑狗图高清论坛对行业来说也将是一种冲击,对投资者来说,更是欲哭无泪。
这次雪松与媒体的大乌龙,其实像我们反映了一个事实:每个人对行业之外的事,都会存在认知偏差,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不是没有道理。
对个人而言,我们在不知道真相的前提下,能够做的就是,聆听多方的声音,做一个理性的吃瓜群众。
现在已经5月23号马上就要到了,6月份之后就会出现一大批学生,这……
[详细]